• PRD是什么?

产品设计阶段要确定整个产品的策略,外观,结构,功能,从而确定整个产品系统的布局,所以意义重大。
PRD是英文的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的缩写,是将产品规划和设计需求具体形象化表述出来的一种形式。此文档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技术人员,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界面,功能,交互,元素等内容。

  • 产品需求写作文档的分类

-信息架构(罗列信息)
-产品结构(梳理需求)
-界面线框图(原型设计)
-用例模型(产品用例)
-逻辑流程(功能流程)
-需求文档(PRD文档)

(1)信息架构是将产品中涉及到的元素都罗列起来,是零碎想法的集合。如一个在线教育系统,可能会包括”课程,教师,学员,注册,支付,直播,登录,讨论,社区“等等不一纬度的元素,将这些想法归纳起来

(2)首先来看产品结构,结构化以后一般会涉及到“频道,页面,功能,元素,操作”等;可以用思维导图画出。值得注意的是,产品结构图将罗列的需求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,有助于产品经理自己。但是对于技术人员,因为产品结构图没有功能推演,关于是否符合逻辑,用户体验,都没涉及,所以基本对程序猿没用,因此得进行原型设计。

(3)原型设计是将结构化的需求进行框架花,因为原型也被成为线框图。设计原型图的软件主要有Axure, Balsamiq, UI designer 等;产品原型的绘制也分为手绘,灰模原型和交互原型。一般说来,产品经理会设计到手绘,然后验证想法后和交互设计师一起将其转到交互原型。

(4)用例模型在现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用到的越来越少,概括如下:
用例名称:本用例的名称或者编号
行为角色:参与或操作(执行)该用例的角色
简要说明:简要的描述一下本用例的需求(作用和目的)
前置条件:参与或操作(执行)本用例的前提条件,或者所处的状态
后置条件:执行完毕后的结果或者状态

(5)那逻辑流程呢?产品原型可以直观形象化得将产品需求展现出来,但是对于逻辑展现方面“用例模型“会起到帮助;但是也因为用例模型多用文档,不是很简单得描述流程,这个地方就需要用到使用图形的方式表示算法的逻辑。

有了以上这些东西,再加上注释和文字说明,就是PRD文档了。这些文档和模型看起来很容易让人迷惑,简单举个例子,想象我们需要建一个房子;

那么木材,砖块,水和泥,油漆,钢筋这些基本材料散落一地,这个场景可以理解为”信息架构图“;

将木材制作成横梁,支架;制作成窗子和门,砖块活上水泥成为墙体,瓦片搭起来,把这些半成品放在大概需要施工的位置上,这个场景可以理解为”产品结构图“--- 根据内容以及相互的关系,即结构(瓦片,窗,横梁,门等),别人至少知道你是盖房子的,不是在挖坑或者造桥梁;

这个时候设计师设计出房子的效果图了,在纸面上演示给你看勾勒出愿景,基本可以看到房子完工的样子;这里相当于"产品原型";这个描绘和未来的房子很接近,但是不能住。

你觉得纸面毕竟不是现实,所以你需要销售人员给你用语言描述下具体的一个场景;销售选取了买了新房,你第一次下班回家的感受;你作为主人角色,劳累的一天开车回家后,掏出钥匙开锁,然后换鞋走进家里,在沙发上放松。前提是你买了房,结果是你享受到安全和舒适。销售用具体的例子来打动你,这个相当于”用例“。

最后,想象一下你在新家里的行为过程,和这个家里的物件可以发生的动作过程;
如推门,门不开,掏钥匙,找不到钥匙,打电话找开锁的人,门开了,你回家了。如穿拖鞋,走在木地板上,靠进窗户,打开它,外面的空气扑面而来,感觉很好。然后你把这屋子里所有你可以发生的交互都写下来如《独自在家可以做的200件事》,每一件事是完整的流程,有各种判断,假设和结果,这个就是”逻辑图“;